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苜蓿地撂荒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及化学计量的变化 收藏
苜蓿地撂荒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及化学计量的变化

苜蓿地撂荒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及化学计量的变化

作     者:于宗恺 景煜都 刘励 刘小伟 张强 程杰 郭梁 YU Zong-kai;JING Yu-du;LIU Li;LIU Xiao-wei;ZHANG Qiang;CHENG Jie;GUO Liang

作者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4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60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1 JM-09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452020009)资助 

出 版 物:《草地学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31卷第4期

页      码:1115-1124页

摘      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优良修复草种在黄土高原广泛种植,然而随着农村人口迁移及土地利用变化,苜蓿人工草地大量弃置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苜蓿弃置草地土壤质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弃置年限(0年、5年和10年)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参与土壤碳氮磷(C,N,P)循环的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和微生物C,N含量随弃置年限呈增加趋势,而C,N相关胞外酶活性和化学计量变化幅度较小;土壤和微生物P含量随弃置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但P相关胞外酶活性及化学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土层,表层(0~20 cm)土壤C,N,P含量及其酶活性较高,其变化趋势与总体结果相似;亚表层土壤(20~40 cm)和(80~100 cm)深层土壤C,N,P含量及其酶活性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各指标较于表层土壤均降低40%~80%。相关分析表明弃置草地土壤由于P匮乏而逐步退化,可通过补施磷肥改善。

主 题 词:黄土高原 苜蓿草地 弃置年限 土壤质量 生态化学计量 

学科分类:090502[090502] 0905[农学-林学类] 09[农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1733/j.issn.1007-0435.2023.04.021

馆 藏 号:20312125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