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对西南稻区水稻冠层结构和光能分布的影响 收藏
“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对西南稻区水稻冠层结构和光能分布的影响

“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对西南稻区水稻冠层结构和光能分布的影响

作     者:李博 袁玉洁 何辰延 周星 李秋萍 朱莜芸 何宇欣 黄小凡 艾小凤 陈勇 周伟 程红 王丽 肖洪 任万军 邓飞 LI Bo;YUAN Yujie;HE Chenyan;ZHOU Xing;LI Qiuping;ZHU Youyun;HE Yuxin;HUANG Xiaofan;AI Xiaofeng;CHEN Yong;ZHOU Wei;CHENG Hong;WANG Li;XIAO Hong;REN Wanjun;DENG Fei

作者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安康学院/艺术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四川汉源6253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22、31901442)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J0492) 

出 版 物:《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3年第41卷第2期

页      码:266-274页

摘      要:【目的】明确“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对西南稻区杂交籼稻冠层结构和光能分布特征的影响,从而为“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在西南稻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在温江和汉源2个生态点设置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常规密植田间配置(THDP,行穴距30.0 cm×12.0 cm,每穴1.5苗,单、双苗错穴移栽)和“减穴稳苗”田间配置(ISRH,行穴距30.0 cm×24.0 cm,每穴3苗)两种配置,研究了不同田间配置对水稻冠层结构、冠层光能分布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1)较常规密植,减穴稳苗显著提高了两生态点单穴茎蘖数,使抽穗期水稻上三叶的叶倾角下降了0.93%~3.97%,进而使单穴叶面积和冠层幅度显著增加80.39%和28.99%。(2)减穴稳苗改善了水稻冠层中下部通透性,使温江生态点冠层3~40 cm处的透光率提高了18.08%~42.55%,汉源生态点冠层3~100 cm处的透光率提高了5.49%~44.22%,进而使抽穗至成熟期冠层底部的日辐射量和光照度分别提高46.74%和11.54%~75.63%。(3)较常规密植,减穴稳苗有效提高了水稻上三叶的光合能力,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6.96%~30.33%、9.35%~16.62%和12.93%~32.76%。【结论】采用减穴稳苗田间配置可有效改善宜香优2115的冠层结构,使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明显提高,进而增加冠层底部光能供给,显著提升水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

主 题 词:水稻 田间配置 西南稻区 冠层结构 光能分布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D O I:10.16036/j.issn.1000-2650.202207161

馆 藏 号:20312132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