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支撑绿氢大规模发展的氨、甲醇技术对比及应用发展研究 收藏
支撑绿氢大规模发展的氨、甲醇技术对比及应用发展研究

支撑绿氢大规模发展的氨、甲醇技术对比及应用发展研究

作     者:郑可昕 高啸天 范永春 罗志斌 李震 郑赟 刘云 ZHENG Kexin;GAO Xiaotian;FAN Yongchun;LUO Zhibin;LI Zhen;ZHENG Yun;LIU Yun

作者机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北京100081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2批特别资助(站前)“混合储能在高比例清洁、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2020TQ0354) 

出 版 物:《南方能源建设》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年 卷 期:2023年第10卷第3期

页      码:63-73页

摘      要:[目的]氢能储运困难的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开发利用,亟需寻求能够实现其低成本、长距离、大规模储运的解决方案。[方法]氨和甲醇在工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两者制备原料均涉及氢气且可通过裂解反应生产氢气,因此可作为氢的化学储运介质。[结果]氨和甲醇的生产和利用技术较为成熟,且绿氨和甲醇均可以通过绿氢制备获取,但国内相关落地工程项目较少,迫切需要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工程项目示范。[结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氢能作为一种具有工业原料和燃料双重属性的技术将在节能减碳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氨和甲醇作为产业链成熟、储运方便的两种技术路线有望成为促进氢能储运的重要路径,因此开发基于绿氢的氨和甲醇技术有望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主 题 词:氢能 储能 甲醇 绿氨 双碳目标 碳捕集 

学科分类:081702[081702] 080703[080703]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0807[工学-电子信息类] 

D O I: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3.03.007

馆 藏 号:20312139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