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收藏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作     者:张宇星 杨致远 张丰屹 李一 赵鑫哲 唐娟 史磊 刘晶 赵海岩 李明顺 张德贵 李新海 雍洪军 金峰 ZHANG Yu-xing;YANG Zhi-yuan;ZHANG Feng-yi;LI Yi;ZHAO Xin-zhe;TANG Juan;SHI Lei;LIU Jing;ZHAO Hai-yan;LI Ming-shun;ZHANG Dei-gui;LI Xin-hai;YONG Hong-jun;JIN Feng

作者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春130118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1 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沈阳11016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200802)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02) 

出 版 物:《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年 卷 期:2023年第24卷第4期

页      码:1016-1023页

摘      要: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4个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探究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为耐密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1980s-2010s推广面积较大的12个玉米杂交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6万株/hm^(2)和12万株/hm^(2)两个种植密度,4行区,3次重复,2017-2018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鉴定,收获后调查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穗部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年代更替,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穗粗、秃尖长和百粒重均下降,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未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秃尖长变化尤为显著,1980s-2010s期间平均每10年降幅0.24 cm(高种植密度)、0.19 cm(低种植密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相同年代杂交种果穗均变短、穗变细、秃尖变长、行粒数减少,其中2000s新品种的穗长和2010s新品种的穗粗降幅最小,2010s新品种的秃尖增幅最小(1.04%),表明2000s后选育的玉米品种更耐密。在未来玉米耐密育种过程中,应在维持较高百粒重的同时,加强穗长、穗粗、秃尖等性状的协同改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主 题 词:年代 玉米杂交种 穗部性状 变化趋势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430/j.cnki.jpgr.20230218001

馆 藏 号:20312228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