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戏曲语言要有雅俗共赏特色——民族戏曲创作欣赏漫谈之二十七 收藏
戏曲语言要有雅俗共赏特色——民族戏曲创作欣赏漫谈之二十七

戏曲语言要有雅俗共赏特色——民族戏曲创作欣赏漫谈之二十七

作     者:鲁丹 

出 版 物:《新闻与写作》 (News and Writing)

年 卷 期:1995年第2期

页      码:29-30页

摘      要:戏曲,从来是群众欣赏的艺术,戏曲的语言,应该是群众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的雅俗共赏的语言。这就是历代评戏者崇尚的“本色”语言,用文学家冯梦龙的话说“本色者,常谈口语而不涉于粗俗。”综观戏曲史,流传下来的优秀戏曲,其语言都有雅俗共赏特点。关汉卿的《窦娥冤》到现在拿来阅读,还朗朗上口,舞台演出,观众还看得明白。流传下来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中的好戏,也具有这样的特质。相反,有些文人写的雅戏,过分高雅,现代观众既听不懂对白。

主 题 词:戏曲语言 创作欣赏 民族戏曲 语言特色 地方戏曲 地方特色 中国戏曲 地方语言 魏征 戏曲创作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馆 藏 号:20312250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