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整合式表现性评价:缘起、涵义、设计 收藏
整合式表现性评价:缘起、涵义、设计

整合式表现性评价:缘起、涵义、设计

作     者:杨志红 万素冰 

作者机构: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抚州344000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度项目“整合式表现性评价(IPA)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X18126) 

出 版 物:《基础教育研究》 (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年 卷 期:2023年第7期

页      码:36-39,43页

摘      要:在当前我国英语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整合式表现性评价是一种适切的学生英语学习成就的评价模式。整合式表现性评价是外语教师用来评价学生外语能力的一种评价模式,它的产生缘于美国ACTFL根据外语学习标准开发的学生表现标准,以及基于表现标准开发的学生表现描述符。整合式表现性评价具有整合性、表现性、真实性、教学性、反馈的共同建构性的特点,涵养着“整合式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同时整合了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和总结性功能的评价模式和整合式表现性评价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唯一依据”两类意蕴,它包括目标、表现任务、评分规则、学习活动四个基本要素。整合式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包括四个步骤。

主 题 词:整合式表现性评价 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类] 04[教育学] 

D O I:10.3969/j.issn.1002-3275.2023.07.010

馆 藏 号:20312267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