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 收藏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

作     者:穆钧 常竹青 蒋蔚 录维维 MU Jun;CHANG Zhuqing;JIANG Wei;LU Weiwei

作者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土上工作室 无止桥慈善基金北京代表处办公室 无止桥慈善基金北京代表处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938002) 

出 版 物:《风景园林》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2023年第30卷第8期

页      码:27-35页

摘      要:【目的】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冲击和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重构剧变,传统的自上而下、以政府或设计师为主导的项目运行模式难以应对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关联与可持续更新发展的现实挑战。【方法】从乡村公共空间的本质和演化分析出发,以在马岔村及其村民活动中心项目开展的12年工作为例,对项目调研筹备、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扶助全过程的经验与成效,以及多学科交叉和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梳理和阶段总结。【结果】1)作为所有村民可共享共荣的物质载体,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是重新激发和培养乡村社会自组织能力和动力的重要抓手与“催化剂”;2)建设的工作重心不能局限于物质空间的设计与施工,还应贯穿从研究筹备到运营使用的全过程,其中在专业力量支持下进行社区动员、适度引导和跟踪扶助尤为关键;3)如何突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真正形成互补、互信、互助与互相成就的可持续协同机制和工作模式,依然是当前亟待多元探索的问题和应对的核心挑战。【结论】对马岔村12年建设历程的总结,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案例。同时针对中国乡村量大面广,其发展现状的多元差异性以及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作用的复杂性等问题,提出如何开展以点带面且因地、因人、因时而异的多元探索路径,建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体系,仍是多学科深度融合协作的长期课题。

主 题 词:乡村建设 公共空间更新 乡村社区 村民活动中心 乡村社区治理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3[0833] 083302[083302] 

D O I:10.12409/j.fjyl.202302160071

馆 藏 号:20312270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