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以“有意味的形式”看《无名》对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 收藏
以“有意味的形式”看《无名》对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

以“有意味的形式”看《无名》对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

作     者:焦仕刚 胡紫燕 

作者机构: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基  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FTQ005) 

出 版 物:《电影文学》 (Movie Literature)

年 卷 期:2023年第14期

页      码:147-151页

摘      要:中国传统艺术重“意味”、轻“形式”,独具匠心的形式往往承载着余兴悠长的意味。西方艺术重“形式”、轻“意味”,虚空无形的意味往往以具象繁杂的形式展现。程耳导演继承了情景交游、若有余香的中国意味,同时吸纳了精雕细琢、颇为讲究的西方形式。在电影作品《无名》中,导演以“有意味的形式”的观念展现“重意味更重形式”的影像风格,“形式”与“意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建具有中华意蕴的中国话语体系,搭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桥梁。

主 题 词:《无名》 “有意味的形式” 重意味更重形式 中国话语体系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D O I:10.3969/j.issn.0495-5692.2023.14.031

馆 藏 号:20312330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