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政策工具何以缓解环境不平等? 收藏
政策工具何以缓解环境不平等?

政策工具何以缓解环境不平等?

作     者:要蓉蓉 郑石明 邹克 YAO Rongrong;ZHENG Shiming;ZOU Ke

作者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2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521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双碳’目标下环境污染与碳排放协同治理效应与机制创新研究”(批准号:22AGL029) 

出 版 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23年第33卷第8期

页      码:89-101页

摘      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人享有生活环境安全健康的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环境不平等问题长期存在,如何在环境治理中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研究多从种族和收入水平角度分析环境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却较少探讨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对环境不平等的影响。为弥补这一不足,该研究基于278个地级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数据,利用威廉逊系数测度2003—2019年25个省和地区的环境不平等指数,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策工具与环境不平等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①中国省域环境不平等整体呈现先缓慢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同时存在环境质量改善而不平等加剧的错配现象,如何提高少数人的环境福利成为今后环境治理的重点。②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因具有注重公平与公众诉求的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省域环境不平等,而市场型政策工具追求治理效率的特性会使其显著加剧省域环境不平等。③污染水平和创新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缓解省域环境不平等;而市场型政策工具则会在低污染水平和高创新水平下,加剧环境不平等。基于上述结论,应从重视污染分配公平、设计合理的政策组合、寻找差异化治理路径等方面推进环境治理及缓解环境不平等。该研究对选择政策工具、提高政策制定能力以及消除环境不平等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主 题 词:环境不平等 政策工具强度 环境污染 创新水平 门槛效应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302[法学-政治学类] 03[法学] 030204[030204] 0201[经济学-经济学类] 020106[020106] 120405[120405] 

核心收录:

D O I:10.12062/cpre.20230335

馆 藏 号:20312330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