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内蒙古地级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收藏
内蒙古地级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内蒙古地级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作     者:同丽嘎 熊佳樂 王瀚霆 Tongliga;XIONG Jiale;WANG Hanting

作者机构: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辽宁大连116650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青年科技骨干项目(NJYT-19-B31) 大连民族大学学科团队“新技术导向下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与治理研究” 

出 版 物:《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3年第54卷第4期

页      码:416-423页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间,是国土空间治理和规划的主要内容,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2000、2015、2020年4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采用分级赋分法、归并分类法和动态度指数等方法,在对各类用地进行“三生”功能赋值的基础上,计算“三生”用地动态度指数,进行内蒙古地级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980-2020年间,内蒙古农业生产用地、生活非农用地和生态用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0%、3%和87%。其中,呼和浩特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等4个盟市农业生产用地所占比例较大,且面积有所增加;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等地区生活非农空间较为密集,且增长较快,而乌兰察布市有所减少;生态空间总体值较高,极高值区所占比例从1980年的55.5%减少到2000年的35.5%,后又增长到2020年的61.1%,形成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增加部分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等地区,减少部分主要分布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等地区,尤其乌海市明显减少。

主 题 词:“三生”空间 时空演化 用地结构 内蒙古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07[理学] 0705[理学-地理科学类] 

D O I:10.13484/j.nmgdxxbzk.20230411

馆 藏 号:20312330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