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页岩气井复合暂堵泵压数学模型及影响因素 收藏
页岩气井复合暂堵泵压数学模型及影响因素

页岩气井复合暂堵泵压数学模型及影响因素

作     者:孔祥伟 卾玄吉 齐天俊 陈青 任勇 王素兵 李亭 刘宇 Kong Xiangwei;E Xuanji;Qi Tianjun;Chen Qing;Ren Yong;Wang Subing;Li Ting;Liu Yu

作者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长江大学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00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基  金:中国石化科技部“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川西中浅层致密砂岩气藏体积压裂关键技术”(P220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深裂缝地层溢流多相流动机理及气体侵入类型识别研究”(52274001) 校企合作项目“压裂靶向暂堵关键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技术及现场试验”(CQCJ-2001-06) 

出 版 物:《特种油气藏》 (Special Oil & Gas Reservoirs)

年 卷 期:2023年第30卷第4期

页      码:156-162页

摘      要:目前页岩气井压裂的泵压预测主要依靠商业软件拟合,预测暂堵剂用量与泵压的数学模型较少。为此,考虑暂堵剂运移终速度、缝宽、暂堵剂阻力等因素,提出了复合暂堵泵压预测数学模型,分析了复合暂堵参数对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复合暂堵剂用量增大,泵压升高;复合暂堵剂同单一暂堵剂相比,复合暂堵剂用量对泵压影响更敏感;随暂堵粒径增大,泵压峰值呈现增大趋势;复合暂堵剂的起压及升压时间较单一暂堵剂明显减小,暂堵效果更佳;复合暂堵剂用量为180 g时,升压时间为31 s,泵压峰值可达到17.5 MPa,与粒径为0.8 mm的暂堵剂相比,升压时间缩短51 s,泵压峰值增大2.7 MPa,升压速度增大63.09%。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泵压计算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分别为6.76%和6.27%。复合暂堵泵压预测数学模型对暂堵剂用量设计以及暂堵效果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主 题 词:深层页岩气 复合暂堵 泵压 暂堵剂 

学科分类:0820[工学-航空航天类] 08[工学] 082002[082002]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6-6535.2023.04.019

馆 藏 号:20312342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