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妥协走向反抗——论刘兰芝形象的时代特征 收藏
从妥协走向反抗——论刘兰芝形象的时代特征

从妥协走向反抗——论刘兰芝形象的时代特征

作     者:邱永山 

出 版 物:《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1994年第3期

页      码:56-59页

摘      要:一个高度概括生活的典型艺术形象,由于它蕴含的丰富深厚,所以它能给人们提供多维的印象,多极的思考,具有更多的审美价值。可是,艺术形象的复杂性,有时也会造成人们认识上的分歧。《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刘兰芝,就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形象。人们对这首长诗的艺术性,古往今来,态度明确毫无异议,甚至尊其为古诗中的“长篇之圣”。对诗歌的思想倾向,对刘兰芝的形象,却见仁见智难有持衡之见。《汉诗说》称“此诗乃言情之文,非写义夫节妇也。后人作节烈诗辄拟之,更益以纲常名教等语,遂恶俗不可耐”,这已反映了古人看法的相左背迕;今天,人们对作品、对刘兰芝形象的认识仍有差异分歧。这恰好说明了长诗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有着耐人咀嚼的深刻内涵。 一 这首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规模宏大的长篇叙事诗,诗歌用更为精细的笔墨,从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出发,从容地塑造了刘兰芝这个性格发展变化的人物形象。笔者认为长诗中的刘兰芝应该首先是一个悲剧的形象,其次她的反抗也有着曲折发展的历程,只是当她被现实生活逼得无路可走时,对理想、对生活完全绝望的时候,才表现出极为可贵的反抗精神。这样诗歌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刘兰芝复杂的内心世界,使这个人物显得血肉丰满,更重要的能使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主 题 词:刘兰芝 中国诗歌史 汉诗说 长篇叙事诗 思想倾向 审美价值 无路可走 焦仲卿 现实生活 公姥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D O I:10.13971/j.cnki.cn23-1435/c.1994.03.014

馆 藏 号:20312386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