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政治淬炼、思想提纯与话语裂隙——“十七年”时期的《宝莲灯》戏曲改编考论 收藏
政治淬炼、思想提纯与话语裂隙——“十七年”时期的《宝莲灯》戏曲改编考论

政治淬炼、思想提纯与话语裂隙——“十七年”时期的《宝莲灯》戏曲改编考论

作     者:高强 GAO Qiang

作者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 版 物:《汉语言文学研究》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年 卷 期:2023年第14卷第3期

页      码:79-88页

摘      要:“十七年”时期《宝莲灯》戏曲改编的中心任务是提纯“反封建斗争”主题思想,受此影响,修改原本三圣母与刘彦昌相遇相恋的“一见钟情”和“才子佳人”式痕迹,强化三圣母和沉香的反抗斗争笔墨,加深对二郎神凶恶行为的描写,更改“二堂放子”一折与《宝莲灯》全剧的风格不统一现象,成为当时各种《宝莲灯》改编本的重点。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刻意规避“一见钟情”和“才子佳人”的俗套,容易陷入一味用新中国意识形态来拔高传统戏剧的“反历史主义”流弊;在强化三圣母和沉香的反抗性场景时,前者的艺术性风采明显盖过了后者的政治思想力度,致使恋爱结婚与沉香救母两段故事情节产生了错位;加重二郎神的罪恶残暴举止,则限制了对二郎神内心矛盾复杂性的触碰;无论是局部修改还是完全删除,“二堂放子”一折与全本《宝莲灯》之间的矛盾又始终无法彻底解决。凡此种种,都使得戏曲《宝莲灯》的改编过程时见话语裂隙的面影。同时,“十七年”时期各个剧种的《宝莲灯》改编,又对妻妾和睦的传统家庭关系及封建伦理孝道表达了或隐或显的认同,这说明即使是被提纯的“反封建”思想主题,实际上也暗含裂隙。

主 题 词:《宝莲灯》 旧戏改编 “反封建斗争” 话语裂隙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D O I:10.3969/j.issn.1674-8506.2023.03.007

馆 藏 号:20312394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