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型3-硫苄基取代半胱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肝损伤活性研究 收藏
新型3-硫苄基取代半胱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肝损伤活性研究

新型3-硫苄基取代半胱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肝损伤活性研究

作     者:赵艳梅 席建军 何若愚 邵益丹 黄玮玮 庄让笑 ZHAO Yanmei;XI Jianjun;HE Ruoyu;SHAO Yidan;HUANG Weiwei;ZHUANG Rangxiao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杭州310023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21KY262) 

出 版 物:《中国药学杂志》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年 卷 期:2023年第58卷第18期

页      码:1676-1683页

摘      要:目的 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硫苄基取代的半胱氨酸衍生物,并对其抗肝细胞损伤活性进行了生物学评价。方法 以L-半胱氨酸为起始原料,经巯基上苄基取代、酰化、缩合等一系列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LO2肝细胞模型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肝损伤活性评价,同时选取活性较优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 合成得到15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表征。体外试验显示,有3个化合物能够明显提高H_(2)O_(2)诱导的损伤肝细胞的活力,与阳性对照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的活性相当。同时,相比于阳性对照NAC,化合物9g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损伤肝细胞的丙二醛(MDA)水平。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显示,化合物9g显示出良好的Caco-2渗透性和药动学性质。在SD大鼠试验中,化合物9g单次口服半衰期可达到4.08 h,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达45.3%。结论 化合物9g可作为抗肝细胞损伤药物的潜在先导分子,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前景。

主 题 词:N-乙酰半胱氨酸 3-硫苄基 抗肝损伤 过氧化氢 药动学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类] 100701[100701] 10[医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1669/cpj.2023.18.008

馆 藏 号:20312405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