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唐代粟特语境的消失与入华胡人的儒学教育——以唐京畿地区九姓胡墓志为例 收藏
唐代粟特语境的消失与入华胡人的儒学教育——以唐京畿地区九姓胡墓志为例

唐代粟特语境的消失与入华胡人的儒学教育——以唐京畿地区九姓胡墓志为例

作     者:张利亚 张稳刚 ZHANG Li-ya;ZHANG Wen-gang

作者机构: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唐五代河西地区儒学教育研究——以敦煌写本为中心”(项目编号:18YJAZH1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关中地区民间艺术遗存粟特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9YJAZH124)的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23年第50卷第5期

页      码:127-134页

摘      要:中古时入华粟特胡人逐步开始接受儒学教育。他们在观念上认可民族融合,并且在墓志书写中提出了“君子无隔于华戎”和“英不殊于中外”的观念。入华胡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也将“流芳简牍,誉擅缣缃”被载入史册。在长安、洛阳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胡人活动地区,出土的大量墓志证实了入华粟特人在文字、姓名、郡望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逐渐融合的过程。通过这些墓志可以看出,随着粟特文字的逐渐消失,粟特语渐成为极少数人懂的语言,胡人的本土文化失去了载体,必将接受更博大的中华文化;社会地位越高的胡人,接受儒学教育程度越深。在长安、洛阳生活的胡人接受儒学教育更早更充分;学习儒学,以科举文官入仕而不再依赖经商、军功。中华文化显示了强大的包容性和接纳力。

主 题 词:粟特 儒学 京畿 墓志 

学科分类: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030401[030401] 

核心收录:

D O I:10.15970/j.cnki.1005-8575.2023.05.004

馆 藏 号:20312405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