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远”意的经验:中国传统园林中空间深度的非稳定性体验 收藏
“远”意的经验:中国传统园林中空间深度的非稳定性体验

“远”意的经验:中国传统园林中空间深度的非稳定性体验

作     者:杜心恬 冀凤全 DU Xintian;JI Fengquan

作者机构: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基  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徽州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秩序、营建机制及对乡建理水的启示”(编号2108085ME182) 

出 版 物:《风景园林》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2023年第30卷第11期

页      码:130-136页

摘      要:[目的]中国传统园林中存在的“空间深度”的非稳定性现象,在当代学者的研究中逐渐引发热议而备受关注。[方法]基于人的空间体验视角,采用建筑现象学的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及图像资料,分析在不同的园林空间情境中,游者是如何通过身体经验的变化扩大了对原本空间尺度的感知,形成了园林中对于“远”意的体验效果。[结果]3种园林空间类型:眼前有景、一隔两岸、无限空间,分别对应3种身体经验中“远”意效果的生成方式:意识中的情境变化、记忆的叠加与忘却、填补想象的世界。在园林体验中,意识的流动与身体的运动成为相互作用的2个力,在主体知觉形成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论]最终可以发现,以上3种对于园林“远”意的空间感知,体现的是头脑中意识运动的绵延,由此也呈现出异于西方传统透视学中的空间观念。这为中国园林设计实践、营造准则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园林文化的内涵予以了更进一步的阐释。

主 题 词:中国传统园林 空间深度 身体经验 非稳定性体验 目标之景 路径 

学科分类:1305[艺术学-设计学类] 13[艺术学] 

D O I:10.12409/j.fjyl.202302170077

馆 藏 号:20312435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