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措施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措施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措施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李文倩 张海军 韩明明 牟群 吕连杰 LI Wenqian;ZHANG Haijun;HAN Mingming;MU Qun;LV Lianjie

作者机构: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淄博255000 

基  金: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资金专项“小麦产业淄博综合试验站项目”(SDAIT-01-16) 淄博市英才计划创新人才项目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23年第39卷第34期

页      码:1-8页

摘      要:为探讨黄淮海地区不同秸秆处理、耕作方式和施氮量相结合的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于2018—2020年设置2年大田定位试验。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和秸秆全量还田(S_(1));裂区为耕作方式,分别为旋耕(R)、深耕(P)和深松(B);裂裂区为施氮量,分别为135 kg/hm^(2)(N_(135))、180 kg/hm^(2)(N_(180))、225 kg/hm^(2)(N_(225))、270 kg/hm^(2)(N_(270))。结果表明,与S0相比,S_(1)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0.6%~17.5%、1.1%~17%和1.1%~18.5%,随施氮量的降低,小麦全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降低2.8%~22.2%。相较于常规S_(1)+R+N_(225)模式,S_(1)+B+N_(180)模式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0.3%、7.2%,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分别增加45.9%、35.6%和27.2%,因此籽粒产量提高10.1%。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后者小麦单位面积穗数较前者显著提高10.8%,通径分析进一步证明S_(1)+B+N_(180)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因此,与本试验相近环境条件下,在秸秆还田基础上配合深松和氮肥适量减施是实现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的可行技术。

主 题 词:秸秆还田 耕作措施 施氮量 干物质积累转运 产量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植物生产类] 

馆 藏 号:20312498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