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陈岛礁海域甲壳类群落结构时空格局及其环境驱动 收藏
大陈岛礁海域甲壳类群落结构时空格局及其环境驱动

大陈岛礁海域甲壳类群落结构时空格局及其环境驱动

作     者:陈怡卉 汪振华 章守宇 程晓鹏 邹沁东 林沅 CHEN Yihui;WANG Zhenhua;ZHANG Shouyu;CHENG Xiaopeng;ZOU Qindong;LIN Yuan

作者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1303)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43卷第23期

页      码:9577-9596页

摘      要:为探究局地尺度下近岸岛礁海域之多变水体环境、极高空间异质性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于2020—2021年4个季度在大陈岛礁海域底拖网采样,利用等级聚类(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甲壳类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并整合温度、盐度、深度等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DA)以解析影响因素,同时利用丰度生物量曲线(ABC)及W统计量评估群落稳态。结果显示:全年共采集甲壳类53种,隶属2目13科29属,虾类占总种类数的56.60%,种类数秋季(43种)>冬季(41种)>春季(31种)>夏季(26种)。优势种的季节更替明显,夏秋季以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代表的中大型经济种为主,冬春季则以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为代表的小个体饵料种为主,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tria)在各个季节皆为优势种。甲壳类资源密度季节间变化明显,空间分布不均,呈现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夏秋两季极显著高于冬春季(P<0.001),且近岩礁区资源密度最大,河口侧浅水区最小的特点。受洄游物种的季节性迁移和选择性分布,以及岛礁系统内水文环境的区域分化等因素影响,甲壳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季节和空间差异,形成夏秋季异质性高,冬春季相似性大,河口侧浅水区与外侧深水区分化程度突出的格局。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底层溶氧和水深等环境因子与群落异质性存在显著关系。ABC曲线表明甲壳类群落状态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研究表明,大陈岛礁海域优势甲壳类季节变动强烈,且在局地尺度上一定程度表现出区域化的群落结构,但皆保持着较高的资源水平,对当地渔业资源的维系发挥着积极作用,也为当地海洋牧场的功能设计提供了资源基础。

主 题 词:大陈岛 甲壳类 群落结构 时空格局 丰度生物量曲线 环境因子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0713] 

核心收录:

D O I:10.20103/j.stxb.202209052531

馆 藏 号:20312518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