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文化与盛唐诗歌
作者机构:铜仁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出 版 物:《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23年第45卷第6期
页 码:76-84页
摘 要:胡笳源自匈奴,但与中原文化长期磨合后,成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对唐人、唐诗影响甚大。胡笳可分为有孔与无孔两类,在原产地及唐前的称谓繁多,到了唐代,“胡笳”才成为稳固的名称。其形制多样,音色丰富。低沉粗犷、肃穆哀转的声音使其成为中原传统卤簿之仪的乐器之一;嘹亮多变、凄凉悲切的音质使其成为唐人舒泄垒块、愉悦身心的重要媒介。而丰富的文化积淀又使其成为唐代诗人艺术宝库中功能独特的文学意象。这些特质内化为盛唐音乐诗的主要内容,提升了颂美之情的表达效果,形成悲壮的诗歌风格。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D O I:10.3969/j.issn.1001-5744.2023.06.011
馆 藏 号:20312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