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对艾草生长的影响 收藏
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对艾草生长的影响

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对艾草生长的影响

作     者:陈维峰 王思凡 马林 袁宗胜 刘芳 CHEN Weifeng;WANG Sifan;MA Lin;YUAN Zongsheng;LIU Fang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基  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林下中药材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1I0043) 

出 版 物:《亚热带农业研究》 (Subtropical Agriculture Research)

年 卷 期:2023年第19卷第4期

页      码:273-281页

摘      要:[目的]探讨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对艾草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艾草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艾草幼苗为试材,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比较产气肠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3种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T_(1)~T_(16)处理)对艾草幼苗株高、叶绿素SPAD值、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的影响;对影响艾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地上部分干质量的微生物菌剂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及单因子效应和互作效应分析。[结果](1)生长指标上,T_(6)处理艾草干质量最大,T_(8)处理株高最大,且均显著高于CK_(1)、CK_(2)。(2)生理生化指标上,T_(6)处理SOD活性最高,T_(1)处理CAT活性最高,T_(9)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且均显著高于CK_(1)、CK_(2);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明显提升艾草MDA含量,除T_(2)、T_(4)、T_(7)、T_(9)处理外,其他处理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K_(1)、CK_(2);可溶性糖含量受复合菌剂的影响较小,不同处理间变化趋势波动不大;除T_(1)、T_(4)、T_(6)与T_(9)处理外,其他处理叶绿素SPAD值均显著高于CK_(1)、CK_(2)。(3)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艾草SOD活性随产气肠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乙酸钙不动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CAT活性随产气肠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乙酸钙不动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干质量随产气肠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施用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互作效应分析表明,产气肠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互作最有利于提升艾草干质量。[结论]3种微生物菌剂组合施用均可促进艾草生长,其中T_(6)处理(产气肠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施用量分别为80、40和40 mL)效果最佳,可作为最优配比推广施用。

主 题 词:微生物菌剂 艾草 生长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0713] 

D O I: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23.04.009

馆 藏 号:20312552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