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江南水乡聚落水体面积对公共空间热舒适感受的影响测度--以同里古镇为例 收藏
江南水乡聚落水体面积对公共空间热舒适感受的影响测度--以同里古镇为例

江南水乡聚落水体面积对公共空间热舒适感受的影响测度--以同里古镇为例

作     者:马椿栋 王雨晨 张琳 Ma Chundong;Wang Yuchen;Zhang Lin

作者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华谊地景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宜居城乡地方性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及方法”(52130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传统村落景观感受机制与旅游激励规划模式”(51878460) 

出 版 物:《古建园林技术》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s)

年 卷 期:2024年第1期

页      码:68-74页

摘      要:为分析传统水乡聚落中水体形态对公共空间小气候感受的影响,将情景分析与CFD数值模拟相结合,重点讨论水体面积变化对热舒适感受的改善作用。以同里古镇的滨水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前提,相对现状100%水面的基础上,重构无水面、50%水面的情景,以三种水体设计情景为单变量实验,模拟了三种水系面积情景下初夏昼间9:30、11:30和15:30三个时间序列的小气候环境和WBGT热舒适度分布图解。研究基于风热湿耦合的物理环境仿真和热舒适感受的空间测度,引入热舒适改善效率衡量单位面积水面增量的空间热舒适性,并采用移动窗口法进行了整体和局部的多尺度统计。结果表明,整体上随着水体面积的增加,各时段周边公共空间内热舒适区的面积均随之扩大,水面变化对于空间热舒适性具有正向效应,同时多尺度的综合研究发现各时段水体增加的过程中,0~50%水面的增量前期阶段相比于50~100%后期阶段,热舒适改善效率更高。从而厘清了同里水乡聚落中水体面积增加与滨水公共空间热舒适感受提升之间的作用过程,提出了传统水乡聚落空间的小气候营造智慧,对气候适应性的水系规划及其滨水空间的小气候优化设计提供了策略。

主 题 词:小气候感受 热舒适性 CFD 热湿传递 情景分析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304[081304]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0833[0833] 083302[083302] 

馆 藏 号:20312608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