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Image”考辨 收藏
“Image”考辨

“Image”考辨

作     者:袁龙 YUAN Long

作者机构:邵阳学院文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基  金: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强师计划’背景下提升师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渗透研究”(HNJG-2022-1003) 

出 版 物:《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23卷第1期

页      码:82-87页

摘      要:“image/imagery”可翻译为“形象”或“意象”。“形象”源于绘画艺术,其本意指人或事物的形貌,其本质是对物象的摹仿,是心物二元的统一体。“形象”由绘画艺术影响到其他艺术,并形成了“形神”“性格”“典型”等概念。与“形象”极易混淆的“意象”在“意”的表现和“象”的再现之外,可以激发审美主体感性感官的通感,刺激审美主体的联想、想象,从而在文艺作品中直接呈现或蕴藏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意境。作为文艺批评理论术语,针对视觉性或叙事性文艺作品的批评多使用“形象”,而针对抒情性文艺作品的批评则多用“意象”。

主 题 词:形象 意象 意境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303[法学-社会学类] 050102[050102] 03[法学] 030303[030303] 05[文学] 050101[050101] 

D O I:10.3969/j.issn.1672-1012.2024.01.011

馆 藏 号:20312612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