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改良急诊严重指数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预警评分模型护理路径的构建... 收藏
基于改良急诊严重指数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预警评分模型护理路径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基于改良急诊严重指数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预警评分模型护理路径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作     者:杨仕容 汪江 王秀萍 任小池 苏梅 文迪 陈兰 朱珠 Yang Shirong;Wang Jiang;Wang Xiuping;Ren Xiaochi;Su Mei;Wen Di;Chen Lan;Zhu Zhu

作者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贵州贵阳550004 

基  金: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gzwkj2023-548) 

出 版 物:《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年 卷 期:2023年第30卷第6期

页      码:730-734页

摘      要:目的通过改良急诊严重指数(ESI)评分的方式提高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分诊效率,实现对AHF患者的分层及分层护理;进一步提高急诊分层评分与分层护理的结合度,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收治的120例AHF患者进行回顾性巢式队列研究,根据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A亚组(71例,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B亚组[35例,治疗后出院,治疗期间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等严重并发症]、C亚组(14例,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死亡);纳入本院2022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收治的106例AHF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分层护理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分层护理组患者接受基于ESI评分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层护理.以危险阈值作为预警信号构建老年AHF患者早期预警评分模型.采用改良的ESI评分标准对AHF患者进行评分,总分25分,评分越高表示风险程度越高.0~10分为Ⅰ级风险,>10~20分为Ⅱ级风险,>20分为Ⅲ级风险,分别实行Ⅲ、Ⅱ、Ⅰ级护理.观察A亚组、B亚组、C亚组患者改良ESI评分的变化,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评价改良ESI评分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分层护理组和对照组不同护理方案设计的风险阈值分级方法的有效性,比较分层护理组和对照组急诊护理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急诊科停留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出现MODS、ARDS、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C亚组患者改良ESI评分最高,明显高于B亚组和A亚组(分:19.6±1.7比17.8±1.5、15.3±1.3,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改良ESI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治疗后恢复正常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3、0.635、0.322,P值分别为0.004、0.003、0.012).因此,改良ESI评分对患者并发症和心源性死亡有一定预警作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分层护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常规护理,AUC分别为0.710和0.620,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620~0.750、0.580~0.690,P值别为0.023和0.034,说明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有显著性,进一步说明研究设计的风险阈值分级方法是有效的.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两组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均逐渐延长,抢救成功率逐渐降低,Ⅲ级风险的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最长,抢救成功率最低,但分层护理组的抢救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in:59.6±6.3比76.5±7.2和57.6±5.4比68.2±7.1,均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升高[(68.7±6.1)%比(54.6±5.2)%,P<0.05],其中Ⅰ级风险和Ⅱ级风险的抢救时间差异最大,Ⅲ级风险的抢救成功率和急诊停留时间差异较大.分层护理组MODS、ARDS、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13.2%(7/53)比18.9%(10/53),ARDS发生率:15.1%(8/53)比22.6%(12/53),休克发生率:13.2%(7/53)比20.8%(11/53),均P<0.05],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性、舒适度、及时性等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服务态度:28.3%(15/53)比18.9%(10/53),操作技术性:30.2%(16/53)比20.8%(11/53),舒适度:32.1%(17/53)比24.5%(13/53),及时性:32.1%(17/53)比24.5%(13/53),均P<0.05].结论基于改良ESI评分划分早期风险预警阈值并进行分层护理有利于及时介入AHF,有效保证患者医疗措施实施期间的临床护理价值,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主 题 词:老年急性心力衰竭 早期预警评分模型 护理路径 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01[100201] 10[医学] 

D O I:10.3969/j.issn.1008-9691.2023.06.018

馆 藏 号:20312666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