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线形组合的高等级公路植物防眩设置模型 收藏
基于线形组合的高等级公路植物防眩设置模型

基于线形组合的高等级公路植物防眩设置模型

作     者:孙祥龙 赵琥 冯树民 李振宁 SUN Xianglong;ZHAO Hu;FENG Shumin;LI Zhenning

作者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40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澳门大学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广东珠海519180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H2023E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0849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2572023CT17-04) 

出 版 物:《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56卷第3期

页      码:136-142页

摘      要:为保证植物防眩效果及避免形成“墙壁效应”,从道路线形组合的角度出发,考虑车道数、车辆类型、驾驶员视觉等因素,首先,构建了直线段和曲线段植物设置间距模型、设或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凹形和凸形竖曲线的植物防眩高度模型以及植物防眩高度极限模型。其次,结合规范和实际施工过程中常用参数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得到了不同速度下植物防眩设置间距和高度的理论值,并考虑植株成本和施工养护便利性,确定了推荐值。最后,以黑大公路为例,对植物防眩设置间距和高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速度100 km/h时,直线坡、直线-凹形竖曲线路段的设置间距为9 m,高度为1.90 m;超高平曲线路段的设置间距为3 m,高度为1.95 m;凸形竖曲线路段的设置间距为3 m,高度为1.90 m;推荐值满足了不同线形组合下差异化与精确化的设计要求,同时也能方便施工养护,降低成本。

主 题 词:交通安全设施 植物防眩 线形组合 设置间距 设置高度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303[082303] 082302[082302]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1918/202307029

馆 藏 号:20312741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