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震后自复位性能研究 收藏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震后自复位性能研究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震后自复位性能研究

作     者:王勇 顾海龙 宋建平 李恒跃 WANG Yong;GU Hailong;SONG Jianping;LI Hengyue

作者机构: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基  金: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创新示范专项)项目(191110212200) 

出 版 物:《桥梁建设》 (Bridge Construc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54卷第2期

页      码:84-90页

摘      要:为研究桥梁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震后自复位性能并评价现有表征方法,采用公式推导、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综合对比分析支座的静态残余位移和震后残余位移。基于支座结构推导静态残余位移理论公式,并以竖向设计承载力5000 kN支座为例,进行支座自复位性能的拟静力试验验证;进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静态残余位移和震后残余位移的差别;以32 m跨典型铁路混凝土简支箱梁为背景,建立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单次和连续2次地震波输入工况下支座的震后残余位移和自复位能力。结果表明:支座静态残余位移为支座等效曲率半径与支座等效摩擦系数的乘积,支座自复位性能的静态残余位移与理论值较为符合,二者偏差为4.92%;振动台试验和非线性时程分析下的支座震后残余位移平均值均为2 mm左右,均低于静态残余位移的5%;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支承下的桥梁减隔震体系可以避免产生累积性的震后残余位移,具有强复位能力,而目前用静态残余位移来评价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震后自复位性能较为不妥。

主 题 词:桥梁工程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震后自复位性能 残余位移 振动台试验 时程分析 有限元法 

学科分类:081406[081406] 08[工学] 0814[工学-地质类] 082301[082301] 0823[工学-农业工程类] 

核心收录:

D O I:10.20051/j.issn.1003-4722.2024.02.012

馆 藏 号:20312755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