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末端直肠三厘米切除对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中期预后... 收藏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末端直肠三厘米切除对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末端直肠三厘米切除对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中期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     者:叶师汝 周燕 郑晨 肖萍 刁美 李龙 Ye Shiru;Zhou Yan;Zheng Chen;Xiao Ping;Diao Mei;Li Long

作者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儿)外科北京1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儿外科微创诊疗创新单元北京100730 首都儿科研究所病理科北京100020 

基  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儿外科微创诊疗创新单元(2021RU015) 

出 版 物:《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

年 卷 期:2024年第23卷第4期

页      码:355-360页

摘      要:目的采用基于倾向性评分的科研设计,探讨切除直肠末端3 cm对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患儿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儿)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治疗的171例中高位ARMs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切除直肠末端3 cm肠管,分为切除组(120例)和对照组(51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对两组患儿基本资料进行1∶1匹配,得到术前临床资料(年龄、体重、分型、造瘘方式、合并畸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两组(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排便功能采取Krickenbeck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切除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术后发生直肠回缩,1例随访过程中出现巨直肠。所有患儿中位随访时间5.5年,两组自主控便及污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除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0%比69.6%,P=0.014)。结论切除ARMs患儿直肠远端3 cm可以降低术后便秘的发生率,不会增加污便发生风险。远端肠管过多保留是导致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便秘的原因之一,可能与肠壁纤维化残留有关。

主 题 词:肛门直肠畸形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倾向性评分 儿童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类] 10[医学] 

D O I:10.3760/cma.j.cn101785-202403060-010

馆 藏 号:203127733...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