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优质牧草新品种选育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优质牧草新品种选育方法研究进展

优质牧草新品种选育方法研究进展

作     者:亓雯雯 马红媛 李亚晓 杜艳 孙梦丹 武海涛 QI Wen-wen;MA Hong-yuan;LI Ya-xiao;DU Yan;SUN Meng-dan;WU Hai-tao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基  金: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XDA28110301)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2023CXTD02)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F1300601) 吉林省重点研发项目(20220203023S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424) 

出 版 物:《草业学报》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33卷第6期

页      码:187-202页

摘      要:作为草食家畜最优良和天然的饲料,牧草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大食物观下重要的粮食资源。牧草新品种的选育是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促进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提升及草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优质牧草新品种需求增加,牧草育种技术从常规育种手段进入分子育种时代,牧草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本研究对国内外近100年来的牧草育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包括驯化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转基因、分子设计育种等基因工程育种技术,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编辑技术,同时阐述了不同育种技术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牧草育种工作提出了以下展望:1)深入挖掘牧草自然资源,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利用;2)以需求为导向丰富牧草新品种的育种目标,注重牧草品质的改良和抗性品种培育,充分发挥牧草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等“三生”功能;3)将常规育种手段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突破牧草育种瓶颈,加强优质牧草特别是羊草和苜蓿等新品种选育。旨在推动我国进入生物育种新时代,为牧草种质资源创新和优质牧草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为建立优质高产人工草地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满足我国畜牧业日益增长的饲草需求。

主 题 词:羊草 苜蓿 种质资源 分子育种 诱变育种 细胞工程 

学科分类:090503[090503] 0909[0909] 0905[农学-林学类] 09[农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1686/cyxb2023259

馆 藏 号:20312788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