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下水循环井堵塞成因识别及防堵破堵技术 收藏
地下水循环井堵塞成因识别及防堵破堵技术

地下水循环井堵塞成因识别及防堵破堵技术

作     者:罗浩宇 林秋莲 陈劲松 刘雪松 李铁锋 马慧 LUO Haoyu;LIN Qiulian;CHEN Jinsong;LIU Xuesong;LI Tiefeng;MA Hui

作者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保定07105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0YFC1808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7185、U22A20591) 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2JDJQ0010、 2022ZYD0040)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KLGP2020Z002) 

出 版 物:《环境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18卷第4期

页      码:987-996页

摘      要: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GCW)是一种集可耦合抽提、生物强化和化学氧化还原于一体的原位修复技术,然而运行过程中井体堵塞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运行费用、修复效能。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各类地下井体堵塞研究进展,结合GCW结构特点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系统地梳理了堵塞成因。针对物理堵塞、化学堵塞和生物堵塞形成机理,总结了GCW堵塞数学预测模型及场地识别技术,同时系统综述了现有破阻技术及适用范围。最后针对GCW建井初期防堵设计-运行期间堵塞预测识别-堵塞发生后的破阻技术方法 3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及场地应用发展方向展望,以期为GCW优化设计、场地维护及解堵措施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参考。

主 题 词:地下水循环井 堵塞成因 堵塞机理 防堵破阻技术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D O I:10.12030/j.cjee.202310100

馆 藏 号:20312826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