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八角鼓”在南阳大调曲中的运用及其艺术特色 收藏
“八角鼓”在南阳大调曲中的运用及其艺术特色

“八角鼓”在南阳大调曲中的运用及其艺术特色

作     者:杨鹃各 

作者机构: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 

出 版 物:《美与时代(美学)(下)》 (Aesthetics)

年 卷 期:2024年第6期

页      码:68-71页

摘      要:八角鼓是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打击乐器,相传起于满清时期。它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清末民初时期,这个阶段是八角鼓的鼎盛时期,得到了宫廷的支持,在社会主流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人民生活动荡不安,从业者大量减少,八角鼓盛况渐衰,濒临灭绝;20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文艺事业的繁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八角鼓,在中原随着南阳大调曲子的复兴而得到大力弘扬和推广。本文重点阐述南阳大调曲中八角鼓的运用与其艺术特色及其传承人的现状,探讨八角鼓在民间传统音乐中的艺术特色与运用,意为探寻有利途径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主 题 词:八角鼓 南阳大调曲 艺术特色 

学科分类:030405[030405] 0304[法学-民族学类] 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1302[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03[法学] 

D O I:10.16129/j.cnki.mysdx.2024.06.029

馆 藏 号:20312873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