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区域点源和非点源磷入河量计算的二元统计模型 收藏
区域点源和非点源磷入河量计算的二元统计模型

区域点源和非点源磷入河量计算的二元统计模型

作     者:陈丁江 孙嗣旸 贾颖娜 陈佳勃 吕军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58 浙江大学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58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杭州310007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2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7B01) 浙江大学文科海洋交叉项目 

出 版 物:《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3年第34卷第1期

页      码:84-90页

摘      要:基于流域或区域点源和非点源磷入河过程的水文学差异,以及影响河流持留作用的主要机制,建立了描述河流段末磷负荷量与流量和水温之间定量关系的二元统计模型;通过逐月的河流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对模型中4个系数的有效校正和验证,实现了对点源和非点源磷入河过程的准确定量.与现行的水文估算法相比,该模型既考虑了河流磷的持留能力及其时间变异性,也考虑了上游水体输入的磷负荷量,推进了对磷污染过程的定量认识,满足了我国以行政区为主要水污染控制管理单元的现实需要.应用该模型,计算了浙江长乐江集水区2004~2009年的总磷(TP)入河量.结果表明,TP年入河总量为(54.6±11.9)t.a-1,其上游水体输入、点源和非点源的入河量贡献率分别为5%±1%、12%±3%和83%±3%.夏季5~6月和8~9月的非点源TP累计入河量占其全年的50%±9%,增加了引起下游水体藻类暴发的风险.河流TP持留量为(4.5±0.1)t.a-1,占年入河总量的9%±2%;5~9月的TP累计持留量占全年的55%±2%,表明河流持留能力对流域或区域磷素迁移转化过程的调控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建立的二元统计模型仅需常规的河流水文水质监测数据,无需专业软件知识,且计算结果直接来源于实际的河流水文水质测算值,为实施流域或区域磷污染总量控制策略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可靠的定量工具.

主 题 词:点源 非点源 河流持留能力 入河量 二元统计模型  

学科分类:0830[工学-生物工程类] 08[工学] 0815[工学-矿业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227/j.hjkx.2013.01.023

馆 藏 号:20312881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