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洞室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洞室研究现状与展望

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洞室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     者:杨雪雯 任灏 廖泽球 王金玺 贾斌 YANG Xuewen;REN Hao;LIAO Zeqiu;WANG Jinxi;JIA Bin

作者机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基  金: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CEEC2021-KJZX-0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科技项目(CEECEl-KJ-2022-W01) 中国能建广东院科技项目“高压地下洞室关键技术研究”(EV10321W) 

出 版 物:《南方能源建设》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11卷第4期

页      码:54-64页

摘      要:[目的]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是1种可大规模储存电力能源的技术,其规模仅次于抽水蓄能,储气装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压气储能电站的储气装置多为盐穴、废弃矿坑等天然地质构造,大规模长时压缩空气储能有赖于更具经济性及广泛适用性的储气装置。[方法]人工地下洞室储气库较大程度上摆脱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对于特殊地质条件的依赖,成为大规模建设长时压气储能电站的有力支撑,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摸清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其他行业先进经验,理清该领域亟待突破的难题,对于大规模建设压气储能电站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压气储能电站地下人工洞室与天然气储气库及水电输水隧洞等常规人工洞室运行特点有较大不同,目前对于该领域尚缺乏成熟的设计方法与规程规范,有诸多关键技术仍有待解决,文章对压气储能电站地下人工洞室的特点及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结论]创新是自主建设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硬岩储气库的唯一出路,在安全的大前提下兼顾经济性并突破,该技术对丰富我国储能发电技术,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若该技术发展成熟,可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强大的保障。

主 题 词:压缩空气储能 CAES 地下人工洞室 大规模储能技术 安全性与经济性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财政学类] 02[经济学] 020205[020205] 08[工学] 080502[080502] 0805[工学-能源动力学] 

D O I:10.16516/j.ceec.2024.4.06

馆 藏 号:20313082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