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外科辅助上颔快速腭开展——计算机辅助术前术后评价 收藏
外科辅助上颔快速腭开展——计算机辅助术前术后评价

外科辅助上颔快速腭开展——计算机辅助术前术后评价

作     者:C. Kober S.Kannenberg B.Frank G. AI-Hakim A. Parvin C.Landes R.Sader 曾婧婧(译) 高雪梅(审)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2号 100081 

基  金:我们衷心感谢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的B.Kordaβ教授对2010年德国牙科大会的支持 以及瑞士的国际骨研究协会(IBRA)对该项目的资助 

出 版 物:《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ial Continuing Education)

年 卷 期:2012年第15卷第4期

页      码:253-256页

摘      要:目的: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来评价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SARME)术后的各种变化.如骨块位置变化、切开骨缝处新骨沉积、骨密度方面的区别。材料和方法:研究包括29位患者(18位男性,11位女性).平均年龄29岁(16~44岁).每位患者都施行包含Le FortⅠ型截骨的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在术前和术后6~8周都拍摄高分辨率CT。在术前术后CT数据配准后.我们构建了三维模型并进行重合。切开骨缝中的新骨沉积能通过专为该研究设计的可视化程序观察。骨密度的分析则是先将模型分为不同的勰剖区域,定性比较是通过一种特殊转换功能——直接体绘制程序完成.定量比较是通过各区域术前术后绘制的条形图完成。结果: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证实.所有患者都实现了上颌骨的扩宽。4位患者显示术后发生了明显的上颌不对称。在切开骨缝中新骨沿着骨缝不规则沉积.但通常左右是对称的。切开的骨缝越对称.新骨生成也越对称。除2个病例外,其余病例的术后定性定量分析均显示Hounsfield值明显下降.前庭骨尤甚。结论:切开骨缝中新骨生成上的区别表明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和扩弓器的种类对结果有影响。我们的结果显示SARME会导致骨密度下降.以前庭骨尤甚。计算机辅助分析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

主 题 词: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 上颌 扩弓器 骨密度 新骨生成 医学可视 三维重建 直接体绘制 转换功能 

学科分类:0831[工学-公安技术类]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类] 10[医学] 

馆 藏 号:20313187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