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试析李斯特钢琴曲《钟》的艺术特色 收藏
试析李斯特钢琴曲《钟》的艺术特色

试析李斯特钢琴曲《钟》的艺术特色

作     者:闫燚 

作者机构: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出 版 物:《音乐大观》 (Music Magazine)

年 卷 期:2013年第1期

页      码:131-131页

摘      要:李斯特在钢琴艺术史上有突出贡献,后人称之为"钢琴之王"。1831年,李斯特开始像帕格尼尼那样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炫技成分,并将帕格尼尼的《钟》写成了钢琴曲。《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

主 题 词:李斯特 钢琴曲  艺术特色 回旋曲式 

学科分类:13[艺术学] 1302[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馆 藏 号:20313363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