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滨水标志性建筑设计的场所思维逻辑 收藏
滨水标志性建筑设计的场所思维逻辑

滨水标志性建筑设计的场所思维逻辑

作     者:刘晓平 Liu Xiaoping

作者机构: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基  金:金螳螂装饰股份公司博士后工作站项目"当代建筑创作的逻辑思维体系研究"课题成果论文 

出 版 物:《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年 卷 期:2013年第31卷第10期

页      码:66-72页

摘      要:该文考察分析了近年落成的两个北欧滨水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理念,从中总结了滨水标志建筑的场所设计思维:建筑结合基地,结合城市地段因素来营造场所感;建筑与水呼应和互动;新建筑不模仿历史建筑,而是强调创新,塑造城市独特的新地标;建筑尽可能对公众开放、提供滨水的观景休憩场所。文章介绍了笔者近年完成的三个滨水标志性建筑实践案例,案例涉及高层和多层建筑,类型涵盖游轮管理服务大楼、渡轮客运楼和海滨旅馆。尽管三个项目基地各不相同,但都从基地环境特质出发,通过建筑对基地的营造,对环境特性的呈现和强化,较好地实现了滨水标志性建筑的场所个性。场所个性的塑造贯彻在总体布局,空间环境营造,标志性形象构思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塑造了滨水建筑的场所感。

主 题 词:城市滨水景观 标志性建筑 场所营造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304[081304] 0813[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D O I:10.3969/j.issn.1003-739X.2013.10.016

馆 藏 号:20313499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