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衬腔在壮族民歌结构中的表现意义 收藏
衬腔在壮族民歌结构中的表现意义

衬腔在壮族民歌结构中的表现意义

作     者:李娜 

出 版 物:《民族艺术》 (National Arts)

年 卷 期:1994年第2期

页      码:154-163页

摘      要:衬腔在壮族民歌结构中的表现意义广西李娜衬腔是指由各种类型的衬词所构成的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片断。树胶的类型按其长度可分为社词(相当于乐汇)、衬句(相当于乐句)和衬段(相当于乐段)三种。在广西壮族浩瀚的歌海中,可以说几乎每首歌都有树胶,短者仅一个字、一个...

主 题 词:民歌 壮族 衬腔 表现意义 回旋原则 广西人民出版社 音乐结构 中央音乐学院 旋律片断 中国音乐学 

学科分类:030405[030405] 0304[法学-民族学类] 03[法学] 

D O I:10.16564/j.cnki.1003-2568.1994.02.007

馆 藏 号:20313768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