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话剧《糜骨之壤》导演技法分析 收藏
话剧《糜骨之壤》导演技法分析

话剧《糜骨之壤》导演技法分析

作     者:田琛 Tian Chen

作者机构:吉利学院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四川成都641423 

基  金:2023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高校即兴戏剧表演教学及练习基地建设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31107235203418 

出 版 物:《艺术科技》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37卷第12期

页      码:94-96页

摘      要:目的:《糜骨之壤》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的同名小说。小说层次鲜明,戏剧冲突强烈,借主人公为动物复仇的过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哲学性思考。当代戏剧家西蒙·麦克伯尼(Simon McBurney)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创作了同名话剧。文章通过分析西蒙·麦克伯尼话剧《糜骨之壤》的导演技法,为当下戏剧创作者创作经典戏剧作品提供范本。方法:文章采用个案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话剧《糜骨之壤》。结果:麦克伯尼在导演手法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戏剧的假定性作用,将简单的桌椅与梦幻的灯光、多媒体结合,运用歌队处理该剧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歌队是古希腊悲剧创作中的常用手法,可以用来介绍剧情、评判角色,对推进剧情和传达思想具有重要作用。在剧中,歌队既充当场务切换舞台的背景,又通过不断变换的造型烘托舞台氛围。同时,它的存在为戏剧角色自由转换提供了假定性的依据。结论:麦克伯尼创造性使用假定性手法,使话剧《糜骨之壤》的时间、空间和角色转换流畅自然,呈现出流动性的特质。

主 题 词:西蒙·麦克伯尼 《糜骨之壤》 时空 角色 假定性 导演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D O I:10.3969/j.issn.1004-9436.2024.12.032

馆 藏 号:203138919...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