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泸定地震震中海螺沟景区道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灾后重建对策 收藏
泸定地震震中海螺沟景区道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灾后重建对策

泸定地震震中海螺沟景区道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灾后重建对策

作     者:邬凯 易雪斌 付晓东 张磊 康景宇 袁泉 邵江 WU Kai;YI Xuebin;FU Xiaodong;ZHANG Lei;KANG Jingyu;YUAN Quan;SHAO Jiang

作者机构: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3YFC3081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9117) 四川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30002) 

出 版 物:《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43卷第8期

页      码:1909-1922页

摘      要:“9·5”泸定地震在震中海螺沟景区诱发大范围同震地质灾害,景区道路50%路段位于地震烈度IX度(9度)影响范围,道路严重受损且通行能力完全丧失。为探究海螺沟景区道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灾后重建对策,全面采用遥感、激光雷达、无人机倾斜摄影、地面调查、地质勘察和结构面自动识别等多维度、立体化手段,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由面至点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发育同震地质灾害503处,总面积达3.75×10^(6) m^(2),主要分布于道路K10~K15段右侧,1 900~2 900 m高程范围内,30°~60°的斜坡上。(2)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以地貌、岩性、震中、河流因素控制为主,与主断裂空间耦合性不强。(3)地质灾害失稳模式可分为高位崩塌、堆积体滑坡、坡表浅层垮塌3类,具有数量多、线性分布、规模不一等特点,其中高位崩塌主要发生于花岗岩、白云岩等硬岩区域内,而滑坡、浅层垮塌主要发生在片岩、板岩等软岩区域和磨西台地冰水堆积体岸坡上。(4)深切峡谷地形和高地震峰值加速度,在硬岩坡折带产生地震放大效应,使得高位崩塌规模巨大;强震作用下厚层堆积体滑坡整体失稳存在滞后性现象。(5)基于地质灾害发育演化规律,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重建工程以“减灾选线”为理念,坚持地质灾害“避大治小”,以4座隧道绕避高位崩塌,以13座桥梁跨越潜在泥石流沟,结合注浆钢花管、锚杆框架梁等震损边坡原位处治措施,提升景区道路防灾抗灾能力。研究成果系统揭示泸定地震震中区域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所提灾后重建对策在工程实践中得以全面应用,为强震区灾害识别评估和道路灾后重建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主 题 词:工程地质 泸定地震 海螺沟景区道路 高位崩塌 震害特征 发育规律 重建对策 

学科分类:081803[081803] 08[工学] 0818[工学-交通运输类] 

核心收录:

D O I:10.13722/j.cnki.jrme.2024.0097

馆 藏 号:20313953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