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非对称双极性Ir(Ⅲ)配合物磷光分子及其聚集诱导磷光和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收藏
非对称双极性Ir(Ⅲ)配合物磷光分子及其聚集诱导磷光和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非对称双极性Ir(Ⅲ)配合物磷光分子及其聚集诱导磷光和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作     者:陈姿仪 刘思琪 冯钊 钟道昆 杨晓龙 孙源慧 徐先彬 冯震 岳岭 周桂江 Chen Ziyi;Liu Siqi;Feng Zhao;Zhong Daokun;Yang Xiaolong;Sun Yuanhui;Xu Xianbin;Feng Zhen;Yue Ling;Zhou Guijiang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西安710049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西安71006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52161145411 21875179 22175137 21602170 51803163)资助项目 

出 版 物:《有机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8期

页      码:2563-2570页

摘      要:同时以功能化的2-苯基吡啶(ppy)类配体和2-乙烯吡啶(vpy)类配体设计合成了两个非对称Ir(Ⅲ)配合物磷光分子,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光物理研究表明,这两个非对称Ir(Ⅲ)配合物磷光分子具有两种发光激发态产生磷光发射,并且能够表现出明显的聚集诱导/增强磷光发光行为.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基团的引入可使非对称Ir(Ⅲ)配合物磷光分子表现出双极性.此外,它们还能表现出较好的电致发光性能,电致发光器件启亮电压(V_(turn-on))小于3 V,最大亮度L_(max)为11380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η_(ext)为5.3%、最大电流效率ηL为12.9 cd·A^(-1)及最大功率效率ηP为13.6lm·W^(-1).相关研究结果为新型聚集诱导磷光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主 题 词:非对称结构 Ir(Ⅲ)磷光配合物 聚集诱导磷光 双极性 电致发光 

学科分类:081704[081704] 07[理学] 070304[070304] 08[工学] 0817[工学-轻工类] 080501[080501] 0805[工学-能源动力学] 0703[理学-化学类] 

核心收录:

D O I:10.6023/cjoc202403052

馆 藏 号:20314022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