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粤语九声调值与粤剧创腔逻辑的“字-腔”关系 收藏
论粤语九声调值与粤剧创腔逻辑的“字-腔”关系

论粤语九声调值与粤剧创腔逻辑的“字-腔”关系

作     者:孔庆夫 金婷婷 Kong Qingfu;Jin Tingting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艺术学院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粤港澳非遗文化基因解码与铸牢粤语社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2BMZ16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闽粤非遗项目在东南亚华侨华人社群中的传承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2JJD850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清代以降粤剧声腔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1JHQ050)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指示精神引领下广东高校粤剧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GXJK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出 版 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年 卷 期:2024年第4期

页      码:42-54页

摘      要:以粤语“九声调值”为载体的粤剧创腔,素有“问字啰音”(依字行腔)的传统,但同时也会存在很大比例的“问音啰字”(以乐行腔)现象,两者是粤剧创腔中的“一体两面”,并行存在于粤剧唱段之中。而粤语作为语言,其本身是活态、流变和发展的,当然也会产生新的“调值”,如此一来,在粤剧声腔的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之中,需要同时关注粤语“九声调值”、粤剧创腔逻辑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主 题 词:粤语 九声调值 粤剧声腔 创腔逻辑 字—腔关系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13[艺术学] 1302[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050103[050103] 05[文学] 

馆 藏 号:20314024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