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个秦腔”刍议 收藏
“两个秦腔”刍议

“两个秦腔”刍议

作     者:陈刚 

作者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62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7年度资助项目"20世纪秦腔史"(主持人:高益荣 项目批准号07XZW013) 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传统美学与戏曲理论"(主持人:陈刚) 

出 版 物:《中华戏曲》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年 卷 期:2009年第1期

页      码:249-258页

摘      要:中国戏曲剧种的命名,大都遵循“就地立名”(如昆曲)或以“乐器名之”(如“梆子”)的原则,且多以“剧”而少以“腔”称名,多用“某某剧”的格式。此外,还可见到少许以“某曲”、“某调”命名的例子。具体到“剧”、“曲”、“腔”、“调”等等几个概念的差别,虽有论述但仍嫌不足,从而造成对某些剧种在历史上的名称和当今剧种名称的混同,流行于陕西、甘肃等西北各地的“秦腔”就存在这种情况。我们知道,秦腔自明清以来又被称为“乱弹”、“桄桄”、“梆子”、“西秦腔”、“二犯”等等,从词源学或语义学上来说,“秦腔”究竟是指一种单一的声腔剧种呢?拟或还包含有其他意义?如此众多的名称,是否还包含了一些过去我们没有注意的信息?本文拟就此做初步梳理和讨论,以求教方家。在有关秦腔历史的众多研究中,有一个曾经被搁置的问题,即明清时期有关文献中所记录的“秦腔”和当代所称的秦腔,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可能不是指同一种腔调或剧种。许多论者多不提及甚至回避此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于1949年底和1950年中两度来陕,进行有关陕西戏曲主要是秦腔的调查,并撰写了《西北戏曲访问小记》一文①,后来还与杜颖...

主 题 词:秦腔 戏曲剧种 名称 梆子 乐器 昆曲 立名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核心收录:

D O I:10.16757/b.cnki.zhxq.2009.01.016

馆 藏 号:20314192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