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滨海·新建筑·新环境”之新建筑探讨 收藏
“新滨海·新建筑·新环境”之新建筑探讨

“新滨海·新建筑·新环境”之新建筑探讨

作     者:王斌斌 黄涛 

作者机构:天津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泰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出 版 物:《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07年第6期

页      码:3-4页

摘      要:如今的天津滨海新区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变革新时代。“新滨海.新建筑.新环境”主题之外,其建设离不开第四个“新”———就是建筑师们对“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2008年北京倡导的“绿色奥运”建设已经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生态、环保、节能、节地的创新设计是时代赋予滨海新区建设者们的历史使命。当今全球经济建设最迅猛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而在中国则是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的中国看天津滨海新区。我们不仅要运用新技术建设新滨海,还要将新滨海建设成为一个运用建筑新技术的示范型区域,带动全社会在未来几十年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保与节约型的建筑创作道路来。政府已经在一些新技术推广执行上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建筑节能”这四个字已被解码成厚厚一摞规范、规程、条例。但是,只有进入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些规范条文才能起到强制执行的作用。其实一个建筑物是否真正节能、环保,在其方案创作阶段尤为重要。一些世界著名建筑,其中不乏“创意型”的节能建筑,如孟加拉议会大厦,印度泰姬陵等。北京的奥运工程项目“国家会议中心”的节能创意就与泰姬陵如出一辙,国家会议中心将6万平米屋面的雨水引至地下7米深的下沉式广场,并通过通风设计使夏...

主 题 词:建筑 基础设施 造型 减排 降噪 滨海新区 建筑设计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财政学类] 02[经济学] 020205[020205] 

D O I:10.3969/j.issn.1673-4513.2007.06.002

馆 藏 号:20314225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