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设计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年后囊膜混浊的研究 收藏
不同设计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年后囊膜混浊的研究

不同设计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年后囊膜混浊的研究

作     者:岑洁 王于蓝 章玉群 盛耀华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上海200092 

出 版 物:《眼视光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tometry & Ophthalmology)

年 卷 期:2007年第9卷第1期

页      码:14-16页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材料和不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年的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发生率及PCO形态。方法回顾性研究13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由同一医生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根据IOL的不同分为4组:Storz Hydroview H60M组(33眼),Silicone折叠式硅胶IOL组(29眼),AcrySof三片式IOL组(36眼)和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组(34眼)。术后3年随访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扩瞳后采集PCO数码图像,分析不同IOL组PCO的形态及PCO发生率。结果各种IOL的PCO形态各异,H60M组和AcrySof组分别有10眼和15眼后囊形成皱折,而Silicone和PMMA组为片状混浊。虽然各组BCVA和BCVA下降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PCO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分别是AcySof组5.6%,Silicone组30.3%,H60M组31%和PMMA组55.9%。结论AcrySof疏水丙烯酸酯三片式折叠IOL,有直角边缘设计,术后3年能明显降低PCO的发生。

主 题 词:晶体 人工/外科手术 后囊膜混浊/并发症 白内障/外科手术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类] 100212[100212] 10[医学] 

D O I:10.3760/cma.j.issn.1008-1801.2007.01.004

馆 藏 号:20314296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