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仰韶文化晚期大口尖底器的酿酒功能初探 收藏
仰韶文化晚期大口尖底器的酿酒功能初探

仰韶文化晚期大口尖底器的酿酒功能初探

作     者:刘莉 李永强 陈星灿 LIU Li

作者机构: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版 物:《中原文物》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年 卷 期:2024年第4期

页      码:51-61页

摘      要:仰韶文化流行一种大口尖底器,器形大小不一,有些器壁上有小孔;其中大型者往往用作瓮棺,因此考古界一般认为是专门制作的葬具。本文对河南偃师灰嘴出土的一件仰韶晚期大口缸内壁的残留物进行了微化石分析,发现大量淀粉粒、植硅体、红麴霉菌及酵母细胞。研究结果显示,该器为酿酒器。酿酒方法是麴酒,可能是利用红麴霉和大米制麴;酿酒原料包括大米、黍、薏苡、豆类、山药、百合及其他根块植物。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口尖底器所具有的典型形态特征——大口、有小孔和施附加堆纹——符合酿酒和储酒的需要;这些设计有助于快速发酵,有效封口以及方便过滤和转移酒液。用于瓮棺的大型器的原始首要功能为酿酒和储酒,用作瓮棺只是其第二功能。仰韶晚期处于地区性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一些形制相似的大口尖底瓶出现在相距1000多公里的遗址中,是这时期社会复杂化进程加剧的反映。需要将来对更多同类器进行残留物分析,以便验证本文的结论。

主 题 词:麴酒 红麴霉 稻米 淀粉粒 植硅体 文化互动 

学科分类:0832[0832] 0601[历史学-历史学类] 06[历史学] 060109[060109] 08[工学] 

馆 藏 号:203143366...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