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3种滤料组合下生物滞留池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探究 收藏
3种滤料组合下生物滞留池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探究

3种滤料组合下生物滞留池的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探究

作     者:孙龙 陈国芬 雷相杰 朱易春 李鹏飞 SUN Long;CHEN Guofen;LEI Xiangjie;ZHU Yichun;LI Pengfei

作者机构: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60004) 

出 版 物:《环境科学与技术》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47卷第8期

页      码:61-75页

摘      要:针对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COD去除效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该文开展了改良滤料生物滞留池净化初期雨水研究。实验以90%传统滤料和5%生物炭为主体,分别添加5%木屑、5%蛭石及5%沸石形成改良滤料,依次为装置A、B、C,探讨了模拟初期雨水在改良填料中随出流时间、降雨负荷及浓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干湿交替下改良填料对污染物去除率和滤料层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装置B渗透效果最好,对NH_(4)^(+)-N、TP去除效果最好。装置A和装置C对N、P、COD去除率较高,但渗透效果差,易产生溢流,其综合处理效果较装置B差。在干湿交替时间为8、11 d有利于去除TN和NO_(3)^(-)-N,但对降解NH_(4)^(+)-N和COD有抑制作用。在干湿交替实验中,3个装置在门水平上存在相似分布规律,其中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Bacteroidota、Chloroflexota 5种菌门相对丰度达到了81.23%以上,而在属和种水平分类差异显著(P<0.05),装置B、C中存在丰度更高的优势属种。装置A、B、C中分别存在Pseudomonas_E和Thermomonas;Thauera_A、Hydrogenophaga和Thermomonas;Thauera_A、Rubellimicrobium和Hydrogenophaga等硝化反硝化菌属,但装置B中Thauera_A和Hydrogenophaga丰度最高,其脱氮效果更佳。

主 题 词:初期雨水 生物滞留池 改良滤料 干湿交替 微生物群落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动物生产类] 0713[0713] 

核心收录:

D O I:10.19672/j.cnki.1003-6504.0757.24.338

馆 藏 号:20314337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