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西方电影中的基督形象比较研究 收藏
西方电影中的基督形象比较研究

西方电影中的基督形象比较研究

作     者:侯军 

出 版 物:《当代电影》 (Contemporary Cinema)

年 卷 期:2005年第1期

页      码:78-89页

摘      要:诞生于两千年前的耶稣是基督教的中心,基督教之所以为基督教,就在于有耶稣这个人,因此耶稣是整个西方基督教信仰与文明的基础与柱石.关于耶稣生平的故事叙述即是新约圣经的四部福音书,因此在西方电影史中,涌现出众多由根据福音书改编而来的反映耶稣生平或塑造耶稣形象的电影.从1916年格里菲斯的(Intolerance)为肇端,很多重要的电影导演都尝试过把耶稣搬上银幕,其中不乏广受瞩目之作,如西席·地密尔1927年的(The King of Kings,并于1961年重拍)、乔治·史蒂文逊1965年的(The Greatest StoryEver Told)、意大利导演弗朗哥·柴菲莱利1977年的(JeSuS ofNazarreth)等等.在本部分的第二个专题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在西方最有代表性的三部有关耶稣生平的电影,分别是帕索里尼的、马丁·斯科西斯的和德尼·阿冈的.三位导演的艺术造诣都是超一流的,他们的作品也各自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品质.尽管有的作品也引起过巨大的争议甚至宗教界的抵制,但到目前为止,只要是研究电影中的基督形象,这三部电影就不可忽略.鉴于由著名演员梅尔·吉布森导演的于2004年2月公映之后引发了巨大争议,本文也将此片的介绍分析列在其中.

主 题 词:西方电影 电影导演 改编 诞生 尝试 塑造 福音书 基督 四部 形象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核心收录:

D O I:10.3969/j.issn.1002-4646.2005.01.020

馆 藏 号:20314386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