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7-2022年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监测结果分析 收藏
2017-2022年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监测结果分析

2017-2022年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监测结果分析

作     者:林斌 陈建勇 彭莱 朱彩英 肖珊 LIN Bin;CHEN Jian-yong;PENG Lai;ZHU Cai-ying;XIAO Shan

作者机构: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湖南长沙410005 

基  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课题(202212053446) 

出 版 物:《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年 卷 期:2024年第35卷第5期

页      码:538-542,575页

摘      要:目的分析长沙市2017-2022年淡色/致倦库蚊的季节消长趋势及在不同生境的分布规律,为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的防制和蚊媒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每年的4-11月,使用诱蚊灯法选择城镇居民区、公园、医院、民房、猪圈开展监测,获取淡色/致倦库蚊,对其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生境分布进行分析。采取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对不同年份的蚊密度进行分析,采取两因素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对不同月份、不同生境的蚊虫密度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2年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蚊虫平均蚊密度为17.83只(/灯·夜)。全年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双峰分布,5-6月和9月为密度高峰。不同月份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21,P<0.001),5月和6月蚊密度最高,分别为38.92和40.42只(/灯·夜);不同生境的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014,P<0.001),猪圈和民房蚊密度最高,分别为40.06和30.23只/(灯·夜);“月份”与“生境”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5.563,P<0.001)。结论长沙市淡色/致倦库蚊活动高峰在5月和6月,猪圈和民房蚊密度高,建议应根据生境和季节制定相应的防制方案,应重点加强农村地区5月和6月的蚊虫防制。

主 题 词:淡色库蚊 致倦库蚊 蚊密度 月份 生境。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类] 1001[医学-基础医学] 100103[100103] 100401[100401] 10[医学] 

D O I:10.11853/j.issn.1003.8280.2024.05.005

馆 藏 号:20314436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