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充填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影响... 收藏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充填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影响(英文)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充填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影响(英文)

作     者:毛克亚 刘保卫 王岩 陶笙 王继芳 刘郑生 肖松华 张永刚 Mao Ke-ya;Liu Bao-wei;Wang Yan;Tao Sheng;Wang Ji-fang;Liu Zheng-sheng;Xiao Song-hua;Zhang Yong-gang

作者机构: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市10085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9670731)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07年第11卷第1期

页      码:188-190,F0003页

摘      要:背景:羟基磷灰石水泥是一种针对骨质缺损的新型材料,由粉剂和流体构成,可被混合成糊状,修复各种骨缺损。目的:采用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作为充填材料,观察椎体成型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改善情况。设计:以患者为对象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对象:选择于2000-10/2003-08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经CT确诊。②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病变椎体后壁骨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6例,女28例;平均年龄(72±13)岁;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27例,皮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1例,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6例。方法:①采用随机抽签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11)。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经皮穿刺手术,在C型臂透视下单侧椎弓根穿刺进入病变椎体前柱。实验组患者充填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对照组患者同样方法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②参照McGill-Melzack评分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d、第1,4,12周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在标尺0~100mm(0为无痛,100为剧痛)移动标出其数值,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程度,其中<30评为良好;30~40为基本满意;≥50为差]。③参照Lee等方法,通过测量术前和术后侧位X射线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部位高度A1和A2及相应部位上位椎体高度A3和下位A4,得到压缩性骨折椎体未压缩前原始高度A=(A3+A4)/2,计算术前椎体压缩率=(A-A1)/A,术后椎体压缩率=(A-A2)/A,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前压缩率-术后压缩率)/术前压缩率。④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术前、术后1d、1周检测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②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③术后伤口情况,术前、术后1d、1周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结果:纳入患者3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为(91.5±21.7)分,术后为(44.5±27.2)分,并随术后时间延长视觉模拟评分逐渐减低,4周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②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充填到椎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椎体压缩率由术前(43.1±21.4)%恢复到(31.8±16.7)%。椎体高度恢复率为(27.3±18.5)%。③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无伤口红肿、感染、炎性分泌物,未出现神经症状。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均无明显变化。1例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患者和2例充填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患者和出现椎旁渗漏,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作为椎体成型术充填材料安全、有效,可恢复患者椎体高度,缓解疼痛,但短期内疼痛缓解不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主 题 词: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疼痛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 10[医学] 

D O I:10.3321/j.issn:1673-8225.2007.01.014

馆 藏 号:203145471...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