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文字是思想底痕迹”——文学翻译如何参与新文学的语言变革 收藏
“文字是思想底痕迹”——文学翻译如何参与新文学的语言变革

“文字是思想底痕迹”——文学翻译如何参与新文学的语言变革

作     者:李春 

作者机构: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出 版 物:《汉语言文学研究》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年 卷 期:2012年第3卷第3期

页      码:127-135页

摘      要: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欧化"方案,不仅源于翻译中"保存原著的精神"这一原则,同时还与文学革命先驱们对新文学的构想有关。在胡适那里,能够表达今人的感情、书写当下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新文学"。因为主要关注的是文学的"精神",在语言方面,胡适的方案相对保守,主张借用传统白话文学资源,欧化的可能性就被排除了。傅斯年则认为,要增强文章的表达能力,可以模仿西洋的文法、词法、句法、修辞,进一步改造汉语。尽管引发了争议,但鲁迅、周作人等新文学家还是坚定地推动了欧化方案。其努力主要表现在引入词尾变化、通过译音输入新词汇、模仿西文句法这三个方面,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功能,让新文学的"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呈现。

主 题 词:文学革命 新文学 欧化 直译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05[文学] 050106[050106] 

馆 藏 号:203149404...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