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明清两代“宜黄腔”概念内涵考辨 收藏
明清两代“宜黄腔”概念内涵考辨

明清两代“宜黄腔”概念内涵考辨

作     者:李雪萍 

作者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 

基  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代文人传奇与民间腔调依存关系研究>(12YJC751044)的阶段性成果 

出 版 物:《戏曲艺术》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年 卷 期:2014年第35卷第4期

页      码:16-20,25页

摘      要:宜黄腔是在清代戏曲史上有影响的地方声腔,属"花部"板腔体形式。在清代戏曲文献中屡被提及。而明代戏曲文献等典籍中没有"宜黄腔"的概念,是今天学者命名的称谓,系指抗倭将领谭纶从浙江将海盐腔戏班引入到江西宜黄后在当地形成的声腔面貌。演唱者系"宜伶"(这是汤显祖对宜黄艺伶的称谓),他们曾在临川首先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搬上舞台。清代宜黄腔源自西秦腔,主要曲调是"二犯",保存了"皮黄"合流之前"二黄"的原始腔调,行腔方式十分古朴。

主 题 词:宜黄腔 二黄 宜伶 民间腔调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060207] 0602[0602] 

核心收录:

D O I:10.15915/j.cnki.cn11-1172/j.2014.04.005

馆 藏 号:203151968...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