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川剧音乐改革的回顾及反思 收藏
川剧音乐改革的回顾及反思

川剧音乐改革的回顾及反思

作     者:邱永和 黄伟瑜 

出 版 物:《四川戏剧》 (Sichuan Drama)

年 卷 期:1993年第1期

页      码:30-33,17页

摘      要:川剧有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从戏曲音乐分类的一般常规——声腔分类、或结构分类的角度看,川剧的这五种声腔囊括包容了中国戏曲音乐的各种体裁、样式和几乎全部结构形态,形成多声腔、多曲牌、多样式、历史深厚、“川味”浓郁的音乐现实。但是,戏曲艺术的一切手段、手法都必须通过舞台这个交流窗口向观众展示,并得到他们的认可。舞台实践反馈出川剧的音乐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唱腔类型简单,帮、打、唱、奏发展不平衡等。特别是高腔音乐,属于后台帮腔部分的发达和完善给川剧表演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条件,在成熟、精萃的表演技艺面前,台前的唱腔部分则更加势单力薄。其实。

主 题 词:川剧艺术 音乐改革 戏曲音乐 成都市川剧院 音乐工作者 声乐艺术 陈三五娘 芙奴传 红梅记 鸳鸯梦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13[艺术学] 

馆 藏 号:203153355...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